![]() | 今天 | 634 |
![]() | 昨天 | 1906 |
![]() | 本周 | 12375 |
![]() | 本月 | 68794 |
![]() | 累計 | 3196945 |
民俗祭典 讚普
|
|
農曆七月中元大月,台灣流行普渡好兄弟,因此七月也被稱為鬼月,而台灣各地也會展開當地民俗的普渡法會。 根據【陳培桂】修【淡水廳誌】對中元節的描述如下: 十五日(指的是農曆七月十五) 城莊陳金報旗幟(城內各庄家要準備金紙財帛等祭祀物品,並且在祭品上插上自己的店號或姓名), 迎神進香或搬人物(到有設神壇或立鬼王的地方), 男婦有祈禱者著紙枷隨之(若有要祈求赦罪的人都要戴上紙糊的枷鎖刑具)。 凡一月(指的是農曆七月這個月)之間, 家家普渡(每戶都會會參與普渡祭典) 即盂蘭會也,(這就是佛教的盂蘭會) 不獨中元一日耳。(而且不單指農曆十五日這一天) 俗傳七月初一為地獄開,三十日為閉地獄,延僧登壇施食, (七月初一開鬼門,三十關鬼門,這段時間都會請道、僧設壇祭祀) 以祭無祀之魂。(以祭祀戰亂或意外死亡的無主祭祀孤魂) 寺廟亦各建賤醮二三日不等。(各寺廟也會輪流做法會設普渡壇祭四二到三天不等)。 為先一夜(農曆七月十四日晚上)燃放水燈, 各給小燈編姓有隊,絃歌喧嗔燭光如晝,陳設相耀,演劇殆無虛夕。例集一所,牲醴饌具積如山陵, (七月普渡由廟方在莊外選地辦理,各家將普渡牲醴等集合於指定場所的景象) 植竹高懸其名曰淺主事,(廟方會在廟門口或指定場所豎起招魂燈稱為【燈篙】) 持械守護謂之押孤,(每個普渡場會豎起一個鬼王,以維持秩序或防孤魂亂搶,這個稱為【壓孤】) 鑼聲鳴則群起而奪,為之搶孤。 (當祭典開始各孤魂開時搶食稱為【搶孤】,而一般人等聽聞鑼響當迴避,以免犯沖) 文武官弁必赴所彈壓。(地方父母官必須穿著官帽官服前往祭祀) 由文獻中看出,七月普渡是家家戶戶的事,有的則是以姓氏家族為主的大事,如基隆的主普壇中元祭,壬辰年就以【胡陳姚】三姓為主,各地方廟宇於七月開始輪流設壇普渡,於農曆七月初十日到十七日立燈篙,請眾神開始起壇祭祀,十四日晚間除廟方人員外,還有地方官員都須穿著整齊服裝參與祭祀,而其他各地尤其客家庄也會祭祀。 有網友提出,今年(本文撰寫於 2012 年)的文章所寫的祭祀方法略有不同,不是不同而是有所增減,大致上沒有變化,只是將之前的方法融入傳統禮俗,大體上沒變,僅有些細節稍作改變而已。 七月是否該在門口設壇普渡,我是建議不要自己沒事惹事,畢竟祭祀的不是土地公旁的虎將神兵,而是孤魂野鬼,一但失控或者不會祭祀,那可是會引進家門,對自己反而不好,要有完整的普渡場,是要立【燈篙】、有鬼王壓陣、有神明做主的法壇,畢竟集中祭品,量才會大願才會大。所以要祭祀就準備些許祭品,祭品上插著旗,拿去當地的廟宇參加讚普即可。若要自行在門口擺香案普渡,可參考【如何普渡好兄弟 】一文。 景氣不好天災也不少,雖然七月又稱鬼月,但七月也是祈福平安月,願大家都能平安度過。 |